您现在的位置:大连市企业联合会 > 以提升供电可靠性为导向的区域智能电网建设

以提升供电可靠性为导向的区域智能电网建设
2016-08-09 17:19:38   来源:   点击:

                                         国网大连供电公司


      国网大连供电公司(简称大连供电)隶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是特大型供电企业,辖区电网包括500千伏变电站5座,管辖220千伏公用变电站32座,66千伏公用变电站203座,承担着大连地区3市1县6区5个先导区的供电任务,供电区域1.26万平方公里,用电客户348万,资产总额107.76亿元。2013年售电量完成261.8亿千瓦时,售电收入151.5亿元,连续九年位居东北地区之首,是全国首批一流供电企业。2013年10月智能电网关键技术成果获全国电力行业一等奖。2013年3月荣获工信部授予的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单位称号,是国家电网公司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市级供电企业。在国家能源局和中电联联合发布的2013年全国电力可靠性排行榜上,大连供电以国网系统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了“2013年度全国供电可靠性A级企业”荣誉称号。
      以提升供电可靠性为导向的区域智能电网建设,其内涵就是吸收借鉴管理职能学、决策理论学、系统理论学等现代管理学理论,创新管理模式,以电网整体供电可靠性提升为目标导向,建立全新的管理体系,强化支撑保障体系,统筹谋划发展格局,提高自主研发和协同创新能力,全力推动区域智能电网建设,实现电网的互动化控制、流程化管理、智能化决策;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满足市场多样化的电力需求,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和综合效益,为创建国际一流供电企业打下坚实基础。主要做法如下:
      一、明确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基本思路
      大连供电在借鉴吸收诸多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总结达标创一流、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内控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工作经验,结合企业管理创新的要求,提出了“1234567”的工作思路,“1”是目标明确,即战略定位实现供电可靠性国内站排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供电企业的目标;“2”是管理提升与技术先导并行的创新方法;“3”是建立领导决策、职能推进、业务实施三级贯通工作机制;“4”是组织结构、业务流程、标准规范、职能管控四个基本要素的互动并行和持续优化;“5”是五个落实,即目标、责任、方法、考核、成效的落实;“6”是发挥六大保障体系的作用,即人才、技术、数据、质量、评价、应急等保障体系。“7”是强化管理七要素(7M)的过程控制,即注重人员、资金、方法、设备、物料、市场及士气的细节管理和节点管控。
      二、构建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
      一是完善组织架构体系。2009年成立了以总经理、书记为组长的智能电网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整体工作。为推进供电可靠性的全面提升,对不同时期分别设立的30多个专业机构进行业务重组及职能优化。二是优化管理流程,完善标准化体系。梳理和新建各类适用于全过程管控、新技术推广的工作标准306个,技术标准726个、管理标准947个。制订38项标准规范和规定。同时在消化吸收BPM业务流程管理理论基础上,采用ARIS系统体系结构流程管理方法建立流程架构。三是完善评价考核体系。从40项指标对智能电网各个项目、各个阶段的建设水平进行纵向评估评价,编制了“关联指标因果图”,将提升供电可靠性、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体系相统一,并将供电可靠性关键指标纳入到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
      三、采取行之有效的支撑保障措施
      一是推行人才及技术激励政策。2010年3月建立了10个公司级创新工作室,开展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出台《科技成果奖励办法》、《专家评聘管理及考核办法》、《综合绩效考评细则》,建立“人才渐进式培训系统”,形成激励机制。二是多渠道筹措落实建设资金。三是优化整合物资仓储资源,建立了现代物资仓储及供应体系。四是建立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平台。五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六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业务处理能力。七是强化安全质量监督管控措施。八是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四、统筹谋划区域智能电网的发展格局
      一是科学规划智能电网发展目标。2009年编制《智能电网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正式出台《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内容包含“十二五”中期规划及“十三五”远景目标,每年对规划进行修订,形成《智能电网三年滚动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研发电网前期评估分析及规划系统,重点做了主网架规划、配电网规划、通信网规划等专项规划.重点解决电网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三是开展智能电网建设典型设计工作。四是将智能电网建设列入地方发展规划。
      五、全力推动区域智能电网建设
      2010年完成配电自动化试点及2个智能变电站改造,至2013年底实现大连市主城区全域配电自动化和32个智能变电站建设。一是提升信息通信技术水平,有力支撑智能电网发展。建成了大规模智能电力通信专网,率先在国内开展多介质融合配电通信架构体系研究,虚拟化技术提升云服务,建立运营监测数据中心。二是解决电网骨干网架薄弱问题,提高输电线路智能化水平。加快对骨干电网进行升级优化,建成国内首条同塔四回500千伏送电线路,建成东北首条光纤复合海底电缆,利用人防通道建立主城区电网网架,开展电缆、输电线路的监控技术研究工作,填补了国内空白。三是积极开展智能变电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工作。对辖区的S7型高耗能变压器进行了全面清理,研发建成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台66千伏智能移动变电站,开展超级电容的储能特性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上的运用以及和太阳能并网系统的接入应用工作。四是采用智能技术加快推进配电系统自动化。五是构建“源端维护、分布应用”为核心的调控一体化系统。六是完善需求侧管理,实现电力用户与电网之间的便捷互动。
      六、强化停电管理、全面开展带电诊断及检修工作
      成立带电作业QC小组,大范围开展停电管理、不停电诊断技术及带电作业研究,减少停电检修对供电可靠指标造成的影响。2010年以来年平均少损电量1165万千瓦时。一是为客户服务构建停电管理系统。二是建立国内首家“带电状态诊断中心”,开展带电检测、在线监测、状态诊断等工作,掌握电网设备运行状态信息,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为带电检修提供可靠理论依据。三是开展500千伏导线上带电作业。四是实现变电站智能机器人带电巡检。
      通过区域智能电网建设,显著提升了供电可靠性,有力支撑保障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电网容纳能力提升助力地区能源结构优化,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效能得到全面提升。(本文为成果摘要)


上一篇:我市3项成果被审定为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下一篇:装备制造企业研发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