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中国轴承工业摇篮”之称的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38年,创造了新中国第一套工业轴承、第一套铁路轴承、第一套汽车轴承等多项共和国“第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瓦轴集团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中高端和海外市场作为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国内国际双轮驱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轴承集团。2020年,瓦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比2019年增长30.6%;2021年1至4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6%,其中,汽车轴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风电轴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6%,此外轨道交通轴承、工业装备轴承等板块营业收入也实现了大幅度增长。
一组组数据,反映着瓦轴集团强劲的发展势头。而这背后,却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坚强的组织保障。
建厂80多年来,瓦轴集团虽几经更名,始终不变的是蕴藏在几代人心底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从1945年10月7日到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工厂党组织带领工人生产武器装备支援前线,为辽沈战役、鞍山解放等提供了大量军需物资。
解放初期,新中国第一代轴承工人在党的领导下,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成功研制了保持架和钢球并投入批量生产,从而结束了中国不能独立生产制造轴承的历史。1949年9月,新中国第一套自己制造的以“610”为代表型号的工业轴承在瓦轴诞生,向新中国的成立献上一份厚礼。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为保证我国唯一的轴承生产专业厂,工厂党组织要求党员、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带头,服从国家需要随厂北迁。1951年1月,一个新的轴承专业生产厂在哈尔滨诞生。搬迁后留在瓦房店的部分职工在党组织的带领下,较短时间恢复了正常生产,随后快速发展,并相继援建了洛阳轴承厂,包建了西北轴承厂等,为全国上百个轴承企业提供了人才、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为中国轴承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年瓦轴的发展真快啊,让我倍感欣慰与自豪。”今年74岁的瓦轴老党员、老劳模时文艳“回家看看”后动情地说。
“我是1970年参加工作的,那时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的轴承,我总觉得自己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我负责的超精磨床生产的产品都是‘大家伙’,小的十几斤,大的六、七十斤,活多时一天能搬近十吨的钢铁,手指肚磨出血是常事。”聊起当年那段奋斗的时光,时文艳仿佛又置身于机声隆隆的车间。至今,老人的手还有些变形,掌心上满是老茧。
令时文艳欣慰的是,现在双胞胎女儿、两个女婿都是瓦轴人,特别是这对姐妹花先后获得公司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技术比武状元、优秀班组长等荣誉称号。在瓦轴集团,像“时文艳式”的家庭比比皆是,父辈的言传身教,瓦轴“拼搏、求实、奉献”精神代代传承。瓦轴创造出多项新中国“第一”和阔步走向世界的背后,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和产业工人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和敬业精神。
激活红色基因,赓续红色传统。瓦轴集团公司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工作与经营发展同步谋划、同步部署,不断筑牢企业的“根”和“魂”。为推进“十四五”高开局,公司党委先后开展了“百日会战”、“领航新时代、扬帆‘十四五’”向建党100周年献礼行动、“提升党建融合品质、推进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活动和先进典型引领工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红色动力。
瓦轴集团充分利用为欧美众多知名品牌汽车配套轴承的品牌美誉度和全球影响力,采取双循环策略,继续突破国内新客户,扩大国外市场,实现了国内国外汽车轴承市场订单大幅度增长,生产已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瓦轴高端汽车轴承辽阳分公司正加速新增生产线的调试,为欧洲某知名品牌汽车亚太地区工厂供货。
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瓦轴风电轴承公司加速提升大兆瓦风电轴承生产能力,为国内多家客户批量配套5MW及5.5MW风电系列轴承。同时为国外客户配套风电轴承订单亦快速增长,出口世界知名企业的4.5MW平台陆上风机配套轴承月产量有了新突破,今年开始大批量供货;为世界知名企业5XMW平台陆上风电机组配套的变桨轴承。
“要想保持活力,老字号的制造业企业,必须创新。改革,正是我们推动企业改造升级的‘制胜王牌’。”瓦轴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军说,“瓦轴集团担负着国家解决高端轴承技术‘卡脖子’问题的职责与使命,必须加快创新发展的节奏。未来,我们还将在瓦轴推进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这是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刘军表示,瓦轴集团正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并转化为强大动力,不断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推进瓦轴集团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曲媛 鞠家田)
上一篇:中国航母“摇篮”
下一篇:东北特钢:共和国的特殊钢“摇篮”